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1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2

世代差異檯面化
1.時代精神彼此間的激盪
2.同溫層效應的浮現與反思

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受到檢驗和反思,走下神壇
1.公投付諸民主選舉,真是最好的方案?
2.多元價值在付諸公投的「勝選」壓力下,兩極立場被激化

教會公共參與方式與主打議題的內部張力
1.議題的優先順序
2.關懷的前後一致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3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4

這部分內容,取自:David Kinnaman, You Lost Me (Grand Rapids, MI: Baker, 2011)

  1. 外部因素
    1.1.Access: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與外界連結的方式,提供大量的資訊、意見、分析、關係和世界觀;他們期待更多參與,而不是當消費者;不認為教會是唯一權威來源,傾向平等扁平的組織結構
    1.2.Alienation:人際關係的割裂、婚姻的破裂、父親的缺席、對機構和組織的不信任;認識許多人,但缺乏深入親密的朋友;對未來充滿盼望,同時又對現實悲觀負1.3.Authority:我該相信誰?什麼?為什麼?質疑單一權威,包括對聖經和對教會權威的質疑
  2. 內部因素
    2.1.跨代關係疏離:許多年輕人在教會感到與年長者的疏離,特別是關於靈性方面的事
    2.2.召命脫離信仰:很多年輕人不知如何把對職志的熱情與基督信仰深刻且有意義地連結起來
    2.3.有資訊沒智慧:大量關於信仰的資訊,但缺乏分辨資訊和實踐信仰的智慧
  3. 內部反省
    3.1.膚淺的信仰教育:信仰與生活的其他方面無法整合和連結
    3.2.反智反科學的態度:對科學採取敵意,或把信仰與科學做完美切割,不去觸碰
    3.3.壓抑人心的律法主義:許多的教條和規條,使人感到壓抑和窒息
    3.4.沒有留給懷疑的空間:感到在教會無法自由地表達懷疑,缺乏安全探索和面對懷疑的環境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5

不只回應冰山表面的現象和問題,更是直指底層邏輯!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6

  1. 世俗社會宣稱自己不委身於任何一種傳統或世界觀,真的嗎?
    1.1.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特定的傳統和世界觀,拒絕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世界觀。
  2. 世俗社會擁抱多元主義,真的嗎?
    2.1.事實上世俗主義接納的是「價值」多元和「終極目標」的多元,而非「事實」的多元。世俗社會把價值與事實區分開來,把信仰和道德歸在價值的領域,而把個人的道德和信仰與公共生活區分開來。
  3. 世俗社會試著砸毀神壇上的偶像,使人破除一切迷信,其結果是?
    3.1.事實上,世俗社會把自己變成新的神像,放在神壇的中央。
  4. 世俗社會不能對個人的終極目標有任何的評斷,結果會是?
    4.1.然而若真是如此,那這也意味著個人不應評斷建制社會的表現,最後導致建制社會變成暴君,因為建制社會不需要向任何人負起道德責任,道德與政治徹底分家。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7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009

  1. 相遇優先於事工(耶穌:有位格者 > 事工:方法與策略,逆轉把上帝和年輕人去位格化)1.1.潘霍華認為,青年事工首先是關乎人與上帝的相遇,而不是關於發展教會的策略
    1.2.路恩哲指出教會在關心年輕人時,很大的試探在於把他們物化,沒看到他們的位格和價值
  2. 跨代同行的群體
    2.1.相對於抽象的建議和教導,年輕人更需要真實的榜樣、有智慧的經驗談、和帶著溫度的陪伴
    2.2.從分化的事工(青年崇拜、中學生崇拜、兒童崇拜)朝向跨代跨界的事工模式邁進
    2.3.跨界見證:跨界從教會內開始,若內部都無法跨代、跨社經階級、跨政治立場,如何能跨界?
  3. 身份、歸屬、目的

    這問題是關於 焦點是 以上帝的___來回應
    我是誰? 身份 恩典
    我歸屬於何處? 歸屬 我們
    我的人生有何意義? 目的 世界 使命與行動

    (取自Kara Powell, Jake Mulder, and Brad Griffin, Growing Young (Grand Rapids, MI: Baker, 2016), 116.)

  4. 具解讀時代力的門徒(神學院、教會)
    4.1.重新想像門徒訓練和神學訓練
    4.2.以福音肯定、挑戰、更新所身處的主導文化敘事
  5. 信仰帶出召命,以委身社會正義
    5.1.傳統的青年事工傾向把年輕人當作是免費的人力資源來使用,或是待我們去娛樂和吸引的觀眾來牧養。顛覆翻轉的教會則學習主動去聆聽年輕人,幫助他們使用上帝給予他們的恩賜和召命(不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些恩賜是來自上帝),完成上帝對他們的呼召
    5.2.「誰是我的鄰舍?」教會是不為自已,而是為鄰舍而存在的群體
    5.3.正視教會的危機,帶著破釜沈舟的決心,不讓過去的形式攔阻教會忠心地委身於上帝的使命

分齡牧養還是跨界的群體?——一起來神學反思(校園雜誌)

發表於:《校園》59卷4期(2017年7/8月):26-27。
神學思考的循環

不同的實踐神學家用許多不同的專有名詞來描述實踐神學的動態循環,我喜歡用四個階段來描述實踐神學的探索過程:

1. 描述當下的實踐:實踐神學探索的第一步,就是要仔細辨識出當下的實踐。在這個階段會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人們在做什麼?」光是簡單地描述這些實踐,本身就幫助我們聚焦,使我們意識到人們到底在做什麼,進而促使我們思考人們為何要這樣做。

2. 探索處境中的實踐:所有的信仰實踐,都發生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中,根植於具體的處境。探索處境中的實踐,即是對其進行的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借助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視角來探索認識「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是這樣?」、「哪些敘事、道德規範、社會文化脈絡和行動者的角色影響塑造了人們行動?」、「當下的實踐中又蘊含了哪些敘事、倫理規範和人性的需要?」

3. 神學反省:對當下的實踐有深入的認識之後,我們把前兩階段所得到的問題和分析帶到上帝的啟示前,以對基督徒具有規範性的文本為基礎,分辨三一上帝在當下的處境正在做什麼。在這過程中,聖經研究、系統神學、教會歷史、神學歷史這些學科,都成為幫助教會聆聽上帝話語的工具。在聖靈的帶領和光照下,信徒群體運用想像力整合的行動,把聖經世界跟我們的世界接合在一起。

4. 更新當下的實踐:當教會忠心聆聽三一上帝,細心體察我們的處境和其中人們的情況後,接著要問「上帝在這當中在做什麼事?」、「上帝的主權和心意如何能在此處境中被彰顯?」、「有哪些聖經經文、神學論述,提供我們資源和想像力來回應此議題?」、「在教會歷史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可以供我們參考?」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寫到:「負責任的人直接注意到的,會是他們那些在具體情況中的具體鄰舍們。他們的行動不是預先決定,也不是一個永恆的原則,而是伴隨著處境持續發展……他們在具體的處境中尋求和理解,並遵行那些是必須的行動,或所謂『上帝的吩咐』。」

再思分齡牧養

我們可以試著用這個模式,來思考一個相當普遍的牧養方式。

1. 描述當下的實踐:青少年事工服事者往往出於善意,採取「分齡」牧養的策略,把青少年與成人分開,建立專屬青少年的團契和小組。若資源夠多,教會則成立為年輕人打造的崇拜,聘請專門負責牧養青少年的傳道來管理和發展。

2. 探索處境中的實踐:這種分齡的牧養具有「心理性」的優勢。許多青少年成長於破碎的家庭,對權威式的長輩人物反感。此時,若暫時避免青少年接觸到這些會引起他們反彈的長輩,而是用同儕來吸引他們來到教會,青少年工作者再用各樣方式爭取他們的認同,和他們打成一片,的確可以繞過困難,把青少年留在教會中。這種策略同時也具有「社會性」的優勢。如同傳統家庭中教育的功能,如今被外包給市場中各式各樣的教育機構;家族中互助的保險功能,也外包給專業的保險公司,今日的青少年早已習慣在各樣同溫層中靠自己求生求存,而教會的分齡牧養正好投其所好,使他們不用學習與他們認知中思想僵化又無聊的大人們打交道。分齡牧養的背後,其實反映出我們所處的這支離破碎的現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遊走於不同的群體和價值觀中,被不同機構和勢力拉扯。但在破碎化的社會中,加上快速變遷的流行文化和科技發展,世代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

3. 神學反省:創造和救贖萬物的三一上帝從未離開過這支離破碎的世界。在人類歷史中,上帝跨越創造者與受造者的界線,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在世上與門徒相處的三年,神子基督耶穌跨越宗教人士所認為的聖俗界線,與稅吏和妓女同坐席。在逾越節的晚餐前,耶穌跨越老師和學生,主人和奴僕的界線,親自為門徒洗腳。在十字架上,三一上帝的自我犧牲,在暫時失去彼此的痛苦中跨越了審判和審判者的界線,親自承擔世人的罪惡和苦難。三天後耶穌從死裡復活,跨越死亡和生命的界線。耶穌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澆灌門徒,說起各國的方言,跨越了種族和語言的界線。

整本聖經見證了三一上帝「跨界」的實踐,同時賦予了跨界更深刻的內涵。三一上帝的跨界不是無根的漂泊,也不是自我實現的旅程,而是透過「捨己」與他者「同在」。祂進入人類歷史的現場,參與在人們的各種經驗中,透過「捨己」來跨越聖潔與罪惡的深淵,把自己交付給祂所要挽回的人們。青少年事工作為教會對青少年的牧養工作,需要被放在這整個救恩歷史的敘事中被挑戰和重塑。

4. 更新當下的實踐:建立青少年也不是為了使教會有更多的會友,而是為了培養忠心參與在上帝宣教使命中的宣教士,在他們所在之處忠心地作主門徒。發展青少年事工,不是為了延續教會的發展或持續的壯大,而是為了忠於上帝對教會的呼召。青少年不是教會要去「贏得的未來」,而是要去「擁抱的現在」。牧養青少年更不只是教會青年傳道和青少年團契輔導的責任,而是上帝對整個教會大家庭共同的託付。

青年事工的踐行不是領人去敬拜青春本身,而是呼召青少年來敬拜創造人類各個生命階段的上帝,從中體驗上帝的美善和榮耀。青少年的佈道事工,不是邀請他們作一次性的個人決定,而是邀請他們「加入三一上帝的團契和所創造的新群體」。打造牧養青少年的崇拜也不是試圖建立一個專屬某類型青少年的同溫層,而是要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青少年在其中與年齡背景想法相異的人,一起從上帝的話語中學習彼此相愛;跨越年齡、性別、性格、家庭背景、政治立場、社經條件的差異,朝向我們被呼召的那共同的榮耀未來而前進。

小老弟的反擊——向現代主義吹起革命的號角(舉目)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7.04.17

 

位於美國加州爾灣的新歌教會(Newsong Church),由美籍亞裔牧師所創立。近年突破美籍亞裔“同溫層”(編註:立場相近、背景相似等)的框框,向多元文化發展。

走進新歌教會燈光幽暗的主會堂,彷彿進入一個大型藝術創作室。講台下近千把各式的椅子,亂中有序地排放在光亮的水泥地板上。後方還有一些高腳桌和高腳椅,供會眾一邊享用咖啡,一邊聆聽台上講員的信息(平時則可以用來交誼)。

新歌教會的初期,吸引了很多第二代美籍亞裔,他們多是在美國的韓國教會和華人教會長大。他們在新歌教會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不再背負移民教會的傳統和期待。他們自由地探索各種可能,學習在多元化的群體中跟隨耶穌。

新歌教會只是近10年來眾多新興亞裔教會的代表之一。愈來愈多的亞裔第二代信徒,在都會區植堂,努力建立跨越種族藩籬的多文化教會。就如同新歌教會的名字,年輕一代已不滿足於在新時代中唱“舊歌”,渴望唱出這時代的“新歌”。

 

被時代思潮牽著走了

 

北美華人教會老齡化,有人認為是因為教會跟不上流行,有人認為是文化差異,還有人認為是年輕一代被世俗社會擄掠走了。然而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華人教會是否不知不覺中,被時代思潮牽著走了?

在過去幾十年,北美華人教會無意識間擁抱了個人主義、理性主義和實用主義。許多教會關注個人生命的得救,卻忽略群體的重要;過分強調以理性來認識上帝,忽略了上帝不只給予人理性,還有感性及感官知覺;努力建構純正教義,但忘記我們敬拜的不是教義本身,而是教義所指向的三一上帝;力圖用有效的系統來大批培養會友、建立永續生存的教會架構,卻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神學家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和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一針見血地指出,基督教基要主義和自由主義其實都接受了現代主義的假設,認為人可以脫離群體,在不接受規訓和未經歷聖靈轉化之前就能明白聖經,而無需成為群體的一員(註1)。

如同神學家英格(William Inge)所說的,與當下時代精神結婚的,在下一個時代注定成為鰥夫。當北美華人教會過度把自己的信仰與現代主義相結合時,後現代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自然感到壓抑和窒息,覺得在這樣的信仰群體中無所適從。

 

仍是和時代精神結婚?

 

有些人擔心,如果抗拒“現代主義”,豈不就是擁抱“後現代主義”?當今年輕人信仰失落,兇手之一不正是後現代思潮?難道我們要向後現代思潮投降?擁抱後現代精神,不也是和時代精神結婚,注定要在下一個時代成為鰥夫?

其實,當今的時代精神很難用“後現代”這個詞一筆帶過,原因之一是,學者至今對“後現代”的定義仍有分歧。有些學者認為,當下的文化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抗,因此“後現代精神”其實是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和反省。另外一些學者認為,而今的主流文化是現代精神的延伸和激化,因此稱之為“晚現代”、“激化的現代性”或“液態的現代性”。

 

你可聽到人民在高歌?

 

在小說《悲慘世界》中,法國文豪雨果深刻地描述了法國在追求(廣義)現代化的過程中,底層人民所經歷的。小說改編成音樂劇電影後,一首“你可聽到人民在高歌?那是群情激憤、不願再為奴之人的歌聲……”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啟蒙運動培養出眾多傳統,例如“事實”與“價值”的二分法。認為只有經得起科學方法檢驗的“事實”,才是真理。“價值”只是私人的偏見,是信念,因無法用科學方法證明或證偽。其實,這是“科學主義”的幽靈,在主導人們對真偽的判定。

神學家紐畢真(Leslie Newbigin)指出,現代人認為可以宣告“經過科學方法驗證的事實”,這麼做並非傲慢和霸道,而是高尚的;然而,卻不允許宣告“價值”和“信念”,認為這無法證明,因此不是普世真理,只能以“對我而言是真的”方式表達出來(註2)。“事實”就這樣被科學主義綁架了,進而擠壓了“價值”的空間。人們又把信仰劃入“價值”的範疇,然後將其從公共領域中徹底排擠出去。

這樣的二分法,還導致人把自己與價值、信念切割開來,每天在價值真空中,試圖重建自己。這種失根的焦慮,極大影響了人的生活,主導了人的工作和消費觀。

“事實”與“價值”二分法,也導致北美華人教會選擇退出公共領域。然而矛盾的是,教會同時又宣稱自己所傳講的是“普世真理”。這在年輕一代看來,是自相矛盾的。

 

私人領域普遍真理

 

北美華人教會避談公共事務,強調個人得救,無形中加深了“基督信仰是私人信念”的觀念。當基督信仰不再被視為普遍真理時,許多年輕人選擇離開基督信仰這個“私人領域”,投身世俗世界的“公共領域”,以期有一番作為,實現人生的價值 ,實現自我。

在泛靈恩教會的圈子中,近幾十年來,由於彼得・華格納(Peter Wagner)倡導的攻克“7座山”,許多基督徒投身藝術娛樂、商業、宗教、傳媒、教育、家庭和政治這7個領域。他們努力工作,力圖在這7個領域中取得主導權,影響和轉化世界。

我雖然不認同華格納那種“君士坦丁”式的思維,但他的倡導確實引起了許多年輕基督徒的共鳴,因年輕一代基督徒不願接受現代主義的劃分,不願把信仰侷限於私人領域。信仰若是真理,就必然是普遍真理,而非私人領域之事物。若基督信仰不是普遍真理,那就不是真正的真理,何不放下信仰,轉而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其他領域中,追求那普遍性的真理?


之外的第三條路

 

現代主義追求客觀性,而後現代則認為人不可能完全客觀中立,因而接受相對多元主義的真理觀。對此,哲學家波蘭尼(Michael Polanyi)頗為贊同。他認為,人不可能完全中立、客觀地使用理性。人思考時總有立足點,總是在某個“傳統”中使用理性。人總是先有“委身”,而後才有所“思考”,因此任何思考都不可能全然中立、不帶有任何“信念”。

那麼,人將永遠陷在傳統中無法超越?基督信仰為人指出一條有別於現代和後現代的認識真理的路徑:創造、啟示、群體。

基督教信仰的敘事指出,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受造,因此有思考和探索真理的潛力,也有在上帝創造的基礎上持續創造的能力。現代主義高舉“科學方法”,認為唯有通過科學方法檢驗的事物才能稱為“事實”。然而科學方法本身也是建立在某些信念上,而基督信仰中的創造觀,為科學方法提供了正確的基礎。

基督信仰的敘事同時宣告上帝創造了世界,並把秩序放在世界中。科學方法假設了這世界背後是有秩序的。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所以人能做出這樣的假設,人有可能認識上帝的創造秩序。

基督信仰的敘事亦顯示,人無法遺世獨立,而需要在關係中認識真理。每個人的認知,都是破碎和片面的,唯有在群體中才能更完整地認識真實。基督徒相信,上帝在歷史中透過祂的作為,向人啟示自己。上帝的百姓紀錄了上帝的作為,在群體中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這些紀錄,不是單一的、平面的,而是多元的、立體的。透過摩西五經,我們認識到上帝的聖潔和律法;透過歷史書,我們體會上帝的忍耐與寬容;透過先知書,我們看到上帝的悲傷與哀痛,也一瞥上帝最終更新萬物的計劃;透過福音書,我們看到這更新的實現;透過新約書信,我們學習在已然和未然中帶著盼望作主門徒。

基督信仰強調啟示。人類需要超越自身的視角,才能真正認識真理。人對真理的認識不是建立在某些不證自明的基礎上,而是上帝在特定的處境中,向人類自我啟示的。

教會不應死守傳統,因為傳統不等於真理。然而也不應拋棄傳統,因為傳統給予我們框架和語言來認識真理。教會不是要丟棄自己的傳統來創新,而是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傳統,在其既有的傳統上向上帝敞開,在既有的基礎上被上帝更新。

教會其實不需在現代與後晚現代這兩條路中二選一,而是需要重新委身於教會傳統,在既有的基礎上心意更新而變化。基督信仰若是真理,就不是破碎的,而是整全的;不是封閉的,而是跨界的;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公共的。

北美華人教會如何在現今時代,唱著新歌,與舊歌應和?也許應該重新回到上帝的“創造、啟示和群體”,加入歷世歷代上帝百姓的大合唱中,在我們這一代見證上帝的慈愛、信實和能力。

 

註:

  1. 侯活士和韋利蒙,《異類僑居者》(香港:基道,2012),177-178。
  2. Leslie Newbigin, 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9), 19.